随着冬天过去,春暖花开,进入三月,北京楼市隐隐有复苏之象。楼市最后能否复苏,“小阳春”究竟能否如约而至,仍是要取决于消费者。
2022年3月以来,政策暖风频吹,地方松绑城市超过90个,为楼市复苏埋下伏笔。然而,新一轮新冠疫情突袭,让楼市再度笼罩上一层阴霾。预期中的“小阳春”有没有失约?暖风与阴霾并行叠加之下,各地的楼市真实状况究竟如何?


1 | “小阳春”将至?房价仍是购房者最关心的因素
随着冬天过去,春暖花开,进入三月,北京楼市隐隐有复苏之象。楼市最后能否复苏,“小阳春”究竟能否如约而至,仍是要取决于消费者。因此,为了探究居民的购房意愿和购房热情,搜狐焦点北京站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北京市居民购房意向问卷调查。
本次的调查对象中,仅有15%的人有半年内买房的打算,有近28%的人有意愿在一年之内买房,超半数的人的买房打算则放在两年及以上更远的时间期限。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居民购房的最主要因素仍是房价,本城市的购房政策、全国楼市趋势等因素次之,超80%的人都认为本市房价太高。而当被问及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取消限购、限贷等政策的影响时,超过半数的人又认为这会对本地楼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说明,大部分人在当下没有强烈的购房意愿,主要限制因素仍是房价。他们倾向于在更长的时间阶段上观察房价和政策的变化,再决定是否购房。
但同时,本城市的购房政策、全国楼市的趋势和贷款利率等因素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购房意愿。
2|楼市回暖迹象明显,产品多样区域广泛
从新房交易市场上看,今年二月北京市新房交易整体回落,三月初的北京楼市也以下跌的形式拉开序幕。然而进入三月第二周,市场开始重新活跃起来,以62.6%的新房成交套数增长率强势宣告楼市的复苏。
此后的连续几周,北京新房交易量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比率,只有清明节假期当周受小长假的影响出现大幅回落,但下一周又迅速回到了假期前的水平。
三月份四月份以来,北京新房交易市场的成交量由三月底四月初的每周474套,一路增长到每周1289套,并在这个高位小幅波动。
总体来看,三、四月份,北京市新房交易市场的表现还是比较亮眼的。升温势头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由此来看,北京楼市“小阳春”到来的前奏已然奏响。
从整体交易量看,三、四月以来北京楼市复苏迹象已经比较明显。从供应端来看,北京楼市新房供应也较为丰富。三月截止至目前(4月28日),北京楼市中已入市和即将入市的新项目有十个以上,提供的区块选择多、覆盖的需求层面广,为市场小阳春的到来注入活力。
· 大兴房山门头沟,刚需人群的最佳选择
在有购房意向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房产初次置业的刚需人群,对于他们来说,寸土寸金、价格居高不下的海淀、东城显然不是最佳选择。三月以来,北京市多个区域都有不少新项目入市,如大兴、昌平、门头沟、房山等区域。
如在房山区,就有中建学府印悦,均价约4.5万/㎡,总价约249万元/套起,以及首开熙悦丽博,均价2.7万/㎡,总价约为216万/套起,目前已拿到预售许可证即将开盘。
除此之外,三月四月还有不少共有产权房项目已经或即将入市。在大兴区,共有产权项目北投如郡已于四月中旬开启网申,均价约2.9万/㎡,总价约206万/套起。中建鄂旅投·星光里也于4月11日开启网申,价格为2.9万元/㎡,价格都是非常的诱人,可谓刚需福音。
对于有购房需求并且是初次置业的刚改人群,建议将目光多放在以上这些区域,在城六区之外,但是发展潜力可期。
3 | 楼市“小阳春”已至,购房者迎来新时机
进入三月,全国多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北京楼市依旧表现不俗,保持逐步增长的态势,有热门项目入市,为市场注入新的生机,揭开了“小阳春”的序幕。
虽不及去年三月“小阳春”的红红火火,但放眼全国,相比于三月之前,北京楼市仍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年后的“小阳春”总算是没有失约。小阳春期间,北京楼市总体还是会维持在一个有热度、有增长的健康状态,四月末端小阳春接近尾声时,北京楼市的热度也许会迎来下降。
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的行情可能不会出现,总体情况还是趋于平稳,至于具体的走势如何,还要看后续具体的楼市政策和金融情况。
如今,全国其他地方松绑城市超过60个,购房政策正逐步放开。因此,想要在北京购房置业的居民,可以密切关注北京市政策变化和新房项目,分析自身情况,确认自身需求:理想居住区域在哪里,心中适宜的价位是多少等,然后来寻找合适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