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对下季房价,16.3%的居民预期“上涨”,低于去年四季度调查的16.8%;56.7%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与上季度持平;14.4%的居民预期“下降”,低于上季度调查的15.2%,12.7%的居民“看不准”,高于上季度的11.3%。


这些年因为房子价值的不断高涨,大家对于买房的积极性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了,那些早年就买了房的人,现在基本上通过房价的上涨,自身的房子也增值了数倍,特别是在大城市买房的人,过去花几十万买的房子,现在市场价值都是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了,这样的价值增长让人们对于买房保值增值的观念深信不疑,这也让房产投资者们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纷纷开始投资房地产,并哄抬房子的价值水平,房价涨幅变得越来越快的同时,给还没有买房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后期不少人买房几乎要拿出一个家庭一两代人的积蓄才行,在这样的购房压力下,虽然大家依然还为了买房而努力着,可房子的开支已经占到了家庭开支的一大部分,这样对于生活其他方面的质量挤压太明显了!
去年下半年房价降温后,可能是因为买涨不买跌的惯性思维影响,很多人都处在了观望的状态,可到了今年,这种降温趋势依然还在,大家的购房积极性依然不高。
从这份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接下来三个月的买房意愿并不强,那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有2点原因!
第一点。房价可能还会下跌。从去年到今年房价降温已经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了,虽然最近不少城市都松绑了,可依然只是凤毛麟角,放开城市的市场热度确实有一些回升,但并不明显,大部分城市的楼市依然还很冰冷,这就不得不让大家认为今年的房价可能还有下跌的空间,从去年到今年,刚需们已经等了半年多的时间了,再等个半年对于他们来说也无妨,毕竟整体楼市当前的情况摆在这里,部分城市房价持续降温概率依然很大,对于刚需们来说,能省一点是一点!
第二点。大家手里的钱不多了。最近两年多因为受到特殊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今年的影响变得更加明显了,有些人因此出现了工作不稳定收入降低的情况,这些问题在过去一二十年的楼市发展过程中是少有发生的事情,如今突然受到影响,导致很多人手里的钱并不是很充裕,面对几十万上百万的房子来说,现在买房真的有点力不从心,说的直白点就是手里的钱不多,自己的工作也不稳定,不敢买房了,看看最近一年来,市场上的法拍房数量出现了激增的情况,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不少人的收入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基于这两点原因,笔者认为就足以解释为什么今年打算买房的人不多了,买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虽然房子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可并不是必买不可,因为很多人在老家或农村都是有房的,对于要不要在城市里买房,主要看的还是自身的工作情况收入能力,当收入能力足够强的时候,大家的购房积极性就会偏高,甚至出现多买几套的想法,可一旦收入出现了降低或者不稳定的情况,即便是日常生活消费品都会出现降低,更何况是房子这种总价高的商品呢?
过去大家为了在城里买套房,几乎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来没有担心有一天自己会出现还不起房贷的情况,总觉得一切都可以顺风顺水,而这次市场和大环境的变化,让人们对于买房这个事情变得谨慎起来,不仅要考虑房子未来是不是还有保值增值的能力,还要顾忌到自己收入是不是能够长期的稳定下去,大家的买房热度一下子就变得冷清了。总的来说,楼市过热需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大家买房将会变得更加的理性,至于炒房将成为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