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27%才合理?金融专家直言不讳,未来房价该怎么走?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收入对比房价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而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很多人在等待房价下跌,然后实现买房的目标,结果令人没想到的是,房价却在漫长等待中一直处于上涨状态,甚至有人硬生生把全款熬成了“首付”。


那么,我国房子在过去为什么会一直上涨呢?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国人对于买房的热情十分高涨,把买房当成了最好的投资手段;第二点则是炒房客的大量囤房,导致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供不应求”现象。
不过,自从国家对楼市进行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开发商做出了“三道红线”的限制后,我国楼市发展由此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房价下跌也成为了楼市的主流。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的商品房价格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商品房均价为9552元每平米,价格回到了2年前的水平。
而2022年四月份,数据显示主要监测的30城房价持续下跌,据业内专家解读,目前来看楼市回暖还很艰难。不过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目前虽然国内房价已经有所下跌,但整体价格还是保持在高位。
对于楼市未来的走势,金融专家朱云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的房价应该下跌27%才是合理水平。经过简单计算,意味着我国整体房价应该回落至7000元/㎡左右才最合适。
当然,上述只是按平均数来计算的,在目前很多的一线城市,房价6、7万一平米很常见,那么这些地区的房价即便是下跌一半,那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
经过严谨的分析,笔者认为在3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未来楼市价格还将进一步下跌。
第一个因素:国内存有大量空置房。
早在2018年底,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是21.4%,2018年中国整体的空置房屋数量可能至少有1.3亿套,而且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所以说,此前炒房客大量囤房,才导致了房子供不应求的“假象”,如今房价面临下跌,炒房客们必然纷纷将房产出手,到时候房子也不会那么“香”了。
第二个因素:国家对楼市将进行长期调控。
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相信在诸多调控措施的引领之下,我国房价在未来可以“安稳着陆”,稳中有降大概率会是今后整体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因素:疫情带来的影响。
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出现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就目前的传播情况来看,疫情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
要知道,疫情给很多人对自己的预期收入产生了担心,不敢购买大型资产,这也是近年来房子成交量持续走低的关键原因。
综上所述,在三大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未来房子很可能会出现“跌跌不休”的情况,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