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地产,最关心的莫过于房价是涨是跌,经过四、五月份各地楼市政策轮番调整后,不少楼盘开启了上演“涨价潮”之旅,比如,据网传河北石榴春江锦上已内部群上调“2个点”,东莞在售的多个楼盘和二手房纷纷上调房价,其中二手房还出现一夜上调15万的传闻。


此次楼市调控本来是为刚需减负,然而购房成本和购房门槛降低后房价却出现“涨价潮”,一边是降温一边是升温,到头来购房成本并没有得到实际性的降低,这样看来,貌似并没有多大改观才对,难道这又是“套路”?不妨来看看:
多地放宽楼市购房条件
自5月份以来,河北、黑龙江、浙江、山东、武汉、辽宁等20个城市出台楼市新政,有的直接放开限购和限售,也有的降低了购房门槛,还有提高了购房支持力度(比如提高贷款额度、增加购房补贴等)。
解除限购和限售对楼市有何影响呢?举个例子,假设某城市具备购房资格人群原本只有20万人,没有购房资格但具备购房能力的人有10万人,那么解除限购后购房人群数量就增加到30万人,此时若还解除了限购,一部分投资者将原本购买的房子转手后又进入新的一批购房队伍中,最终购房人数大大增加,对楼市而言,购房人增多了,楼市自然更加活跃,最终也起到了让楼市交易活跃起来的目的,但这样一来,需求的短期增加,也容易导致供需关系的原有秩序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房价上涨。
降低购房门槛和提高贷款额度、提供购房补贴对楼市的影响:降低购房门槛一般指的是降低购房首付款比例,比如首付款比例最低为30%时,按照总价200万的房子计算,首付比例至少需要60万元,当首付比例降低至20%时,首付款至少可以节约20万元,可以让原本推迟购房计划的购房者更早、更及时的“上车”,而提高贷款额度和提供购房补贴措施,可以起到增加购房信心的目的,对于购房者而言,几乎每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正是这种心理造就了开发商经常做活动吸引购房者,而提高贷款额度和提供购房补贴后,有买房计划的人群会很容易地受到吸引,长期出入售楼部后,更容易从心理上“沦陷”。
这一系列的楼市新政措施,简单粗暴地为楼市“松绑”,最后既解决了楼市库存压力,又提前了不少人的购房计划,然而这样的救助方式,也给楼市涨价撕开了一道口子,如果不加以限价,楼市或出现“涨价潮”!
楼市或出现“涨价潮”
通过近两个月的政策轮番调整后,房价上涨已经有所蠢蠢欲动了,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所提出的“金融、土地、人口”三大理论可以看出,短期能改变楼市秩序的恰好是代表金融政策的楼市调控。
一方面通过解除购房和买房限制可以提高楼市活跃度,短期间接增加楼市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降低购房门槛和增加购房补贴可以刺激楼市信心,国家从两方面下手,楼市活跃了,房价却涨了,钻空子的地方也更多了。
虽然今年我国多个城市陆续放宽了购房政策,但并不意味“编剧”好的涨价潮会如约而至,一方面库存量较高,房地产不再是供小于求的时代,房价再炒也会返璞归真,购房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况且现在买房也没有过去般盲目了,另一方面国家一直在坚持“房住不炒”,降低购房条件并不代表允许房价猛涨,也就是说限售、限价等阻拦购房行为可能会放松,但限价绝不会松口,否则又会是新的一轮“炒房潮”。
虽然今年我国多个城市陆续放宽了购房政策,但并不意味“编剧”好的涨价潮会如约而至,一方面库存量较高,房地产不再是供小于求的时代,房价再炒也会返璞归真,购房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况且现在买房也没有过去般盲目了,另一方面国家一直在坚持“房住不炒”,降低购房条件并不代表允许房价猛涨,也就是说限售、限价等阻拦购房行为可能会放松,但限价绝不会松口,否则又会是新的一轮“炒房潮”。